一块屏幕,就能改变教育行业?
2019-01-30 16:14:42 来自:获得场景视频
几乎所有现在教育行业的人,都感到这个冬天特别的“寒冷”。
充满焦虑的不只是做在线教育APP的乐清,据她所知,连同行业几家拿到融资的大户,私下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整改。
最大的挑战来自政策层面的监管。
从2018年9月开始,国家相继出台了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》、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》等重要文件,可以明显感觉到,国家在加紧对教育行业管制。
在这当中,被推上风口浪尖的,正是曾经行业内最受追捧的“香饽饽”——在线教育。
01全面爆发的五年
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,2014年-2016年,在线教育市场增速直线上升,年增速从18.9%迅速攀升至27.3%。即使2017、2018年有所回落,增速也保持在21%以上。
甚至不用提那些经历了多轮融资,被奉为行业旗帜的公司——单笔融资高达5亿美元的VIPKID、单笔融资5亿美元的作业帮、融资2.5亿美元的一起教育科技、1亿美元的DADA,小猿……
还记得上一次百花齐放、百团大战的产业是什么吗?已经尘埃落定的共享经济,和还在车轮战的短视频恐怕会当仁不让。
前者的结局我们已经看到,后者的胜负可能也不会太远,那么同为资本宠儿,已经全面爆发的在线教育,恐怕不用一到两年就会出现大洗牌,在政策上和资本上。
有经验的人几乎可以预见现在的态势:政府监管从松到严,资本热度下降,未来行业扩张速度也将慢慢放缓,优胜劣汰。
但从民意反馈到文件下达,中间其实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。
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行业,国家一直秉承着扶持、鼓励的态度,特别是近几年热门的在线教育,政策对行业的监管并不严,甚至可以说相当宽松。
而在中国,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刚起步阶段,除了C端的直播课程,B端的进校模式曾被看成是最好的模式:一方面,互联网将所有的知识搬运到网上,通过网络能让所有地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,知识获取简单了,才能有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能力上;另一方面,将孩子们日常的作业和学习过程全部数据化,诊断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,老师能因材施教,孩子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,对未来择业也有帮助。
这当然是很好的一件事情,也是国家非常希望联合全社会力量一 起去做的事情:《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》、《教育信息化2.0》等文件都强调,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。
政策扶持如斯,教育企业,尤其是在线教育,自然成了资本追逐的热门。
02资本原罪
在线教育这种商业模式之所以被资本看好,主要原因有两个,其一,以工具APP的角色入校,获客成本极低;其二,场景恰当,家长和学生作为免费工具的使用对象,只要想到恰当的办法就能转为付费用户,商业模式跑通非常容易。
但教育本身长期投入的特质与资本追求的快速爆发差别巨大,两者相碰,就产生了扭曲的结果——数据增长比教学质量更重要。
但是资本方很难去深入研究一家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,大部分时候只能通过数据去判断。这就催生了风口上了在线教育行业的营销模式:刷屏、电销和数据造假。
实际上,资本对在线教育的信心,来源于人们惯有认知:中国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,导致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较大,而互联网则刚好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。人们只需要网络这一成本,即可享受到名师、名校的资源,以此促进教育公平发展。
而中国大量的人口,分布在三四线城市,甚至农村,这是一片未开发的巨大“森林”。
但现实似乎并不乐观。
有记者在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学生、老师及家长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,许多人并没有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或工具的需求。
理由很简单,不少三四线城市以下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,没有需求;进入高中之后,开始高压教学,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课堂里,也没有时间去甄别、对比和体验这些新兴的在线教育机构。
甚至有家长表示“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做在线教育的公司,但是据说都鱼龙混杂,不想浪费这个时间,还不如直接找学校里的老师课后补补课。”
这就使小糖不禁联想到北京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在《深入课堂改革,重唤课堂活力》这篇采访中的观点:直播名校课程给偏远地区学生上课的做法,有欠妥之处。屏幕两端孩子之间的知识水平、眼界、认知等是有差距的,听相同的课,一定会出问题。另外,屏幕另一端还有老师,如果要促进教育均衡,更应该关注老师的成长。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应只是知识的传输者,还要起到育人的作用,不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,忽视了老师对学生的培育。
资本讲求的是回报,所以其对风口的追捧无可厚非,但教育本身的细水长流不适合粗暴的增长模式,且随着在线教育企业要对标线下培训机构的监管政策频出,企业生存压力将不断加大。这会让资本和市场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。
未来在线教育的投资是否像今年这样疯狂,还很难说。
03下一步
政府的当头棒喝,其实是想提醒各大教育公司,做教育需要尊重教育价值,对教育本身有敬畏之心。
事实上,对于自己目前的盈利模式,各大教育公司内部不见得认同。“教育行业要盈利,是细水长流的事情,但我们等得起,投资人不一定等得起,你总得有个交代。大家都知道这一刀早晚会砍下来的。”一名在线教育公司的公关人员这样说道。
“会死一波企业。”乐清是某一线在线教育行业的管理人员,近期财务成了他们开会时讨论最常说到的话题。“即使不死,接下来也会很难熬。”
但实际上,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对于效率的提升都有目共睹,关键在于,企业要怎么做。
一个典型案例是,成都市第七中学自2016年起,开设直播班。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称,过去三年,有来自248所贫困地区学校的超过7.2万名学生参与,三年后,有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,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,在参与直播课程之前,不少学校每年的一本录取人数仅为个位数。
在线教育的初衷没有问题,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等的问题,也能有效地提高效率。但寒冬已至,或许所有人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,教育的内核究竟是什么。
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朋友圈刷屏的《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》,我们不能否认在互联网实现教育公平上的积极作用,需要更多考虑的是,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,让更多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,当然,实现这个目标,人人有责。